
投資性房地產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存在減值跡象時,適用資產減值的有關規(guī)定,經減值測試后確定發(fā)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選項C不當選。

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從非關聯(lián)方取得乙公司70%的有表決權的股份并能夠對乙公司實施控制。2019年6月1日,甲公司將一批成本為40萬元的產品以50萬元的價格銷售給乙公司。至2019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對外出售該批產品的40%。2019年度乙公司按購買日公允價值持續(xù)計算的凈利潤為50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2019年度合并利潤表中少數(shù)股東損益的金額為( )萬元。
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產品屬于順流交易,順流交易中未實現(xiàn)內部交易損益體現(xiàn)在母公司個別報表的凈利潤中,不影響少數(shù)股東損益,甲公司2019年度合并利潤表中少數(shù)股東損益的金額=500×30%=150(萬元)。

2019年12月10日,甲公司董事會決定關閉一個事業(yè)部。2019年12月25日,該重組計劃獲得批準并正式對外公告。該重組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且金額能夠可靠計量。下列與該重組有關的各項支出中,甲公司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的是( ?。?。
企業(yè)應當按照與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確定預計負債,與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包括職工的自愿遣散費,強制遣散費以及不再使用廠房的租賃撤銷費(選項D當選)。選項A、B、C,與未來經營活動有關,不屬于與重組直接相關的費用,不確認預計負債,不當選。

下列關于企業(yè)職工薪酬會計處理的各項表述中,正確的有( ?。?/p>
辭退福利無須考慮受益對象,統(tǒng)一計入管理費用,內退職工的工資比照辭退福利處理,選項C不當選,選項D當選。除此以外的其他職工薪酬,應按受益對象計入當期損益或相關資產成本,選項A當選,選項B不當選。

甲公司2019年度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為2020年4月10日。2019年至2020年,甲公司發(fā)生的相關交易或事項如下。
資料一,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合同,以每輛20萬元的價格向乙公司銷售所生產的15輛工程車。當日,甲公司將15輛工程車的控制權轉移給乙公司,300萬元的價款已收存銀行。同時,甲公司承諾。如果在未來3個月內,該型號工程車售價下降,則按照合同價格與最低售價之間的差額向乙公司退還差價。根據(jù)以往執(zhí)行類似合同的經驗,甲公司預計未來3個月內該型號工程車不降價的概率為50%,每輛降價2萬元的概率為30%,每輛降價5萬元的概率為20%。2020年3月31日,因該型號工程車售價下降為每臺18.4萬元。甲公司以銀行存款向乙公司退還差價24萬元。
資料二,2020年3月1日,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合同。向丙公司銷售其生產的成本為300萬元的商務車,商務車的控制權已于當日轉移給丙公司。根據(jù)合同約定,丙公司如果當日付款,需支付400萬元,丙公司如果在2023年3月1日付款,則需按照3%的年利率支付貨款與利息共計437萬元。丙公司選擇2023年3月1日付款。
資料三,2020年4月1日,甲公司收到債務人丁公司破產清算組償還的貨款5萬元,已收存銀行,甲公司與丁公司的債權債務就此結清。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丁公司該筆所欠貨款20萬元計提的壞賬準備余額為12萬元。
其他資料:甲公司按照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本題不考慮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等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
要求:
甲公司銷售工程車應確認的收入=15×[20-(50%×0+30%×2+20%×5)]=276(萬元)。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3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276
預計負債24
借:預計負債24
貸:銀行存款24
借:長期應收款437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400
未實現(xiàn)融資收益37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300
貸:庫存商品300
甲公司2020年4月1日收到丁公司破產清算組償還的貨款并結清債權債務關系,該事項屬于對2019年已存在的情況提供了新的或進一步證據(jù)的事項,且發(fā)生在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4月10日之前,因此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信用減值損失3
貸:壞賬準備3
借:壞賬準備(12+3)15
銀行存款5
貸:應收賬款20
借:盈余公積(3×10%)0.3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2.7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信用減值損失3

2018年至2019年,甲公司發(fā)生的與股權投資相關的交易或事項如下:
資料—:2018年4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800萬元自非關聯(lián)方購入乙公司5%的股權,甲公司將其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相關手續(xù)當日完成。2018年6月30日,甲公司所持乙公司股權的公允價值為900萬元。
資料二:2018年6月30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4500萬元自非關聯(lián)方取得乙公司25%的股權,累計持股比例達到30%,相關手續(xù)當日完成,甲公司能夠對乙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施加重大影響,對該項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進行后續(xù)核算。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7000萬元,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均與其賬面價值相同。
資料三:2018年9月15日,乙公司以800萬元價格向甲公司銷售其生產的一臺成本為700萬元的設備。當日,甲公司將該設備作為行政管理用固定資產并立即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0,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資料四:201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乙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800萬元,其所持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增加40萬元。
資料五:2019年度乙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2000萬元,甲公司按照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
其他資料:甲、乙公司均以公歷年度作為會計年度,采用相同的會計政策。本題不考慮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等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
要求(“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應寫出必要的明細科目):
2018年4月1日,取得投資時: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800
貸:銀行存款800
2018年6月30日,應確認該股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的金額=900-800=100(萬元)。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變動100
貸:其他綜合收益100
2018年6月30日,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進一步取得投資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900+4500=5400(萬元)。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5400
貸:銀行存款4500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800
——公允價值變動100
借:其他綜合收益100
貸:盈余公積1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90
甲公司享有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17000×30%=5100(萬元),小于初始投資成本5400萬元,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對于甲乙公司之間的逆流交易,由于甲公司將該設備自用,該未實現(xiàn)內部交易損益將以折舊的方式實現(xiàn),故甲公司2018年度對乙公司股權投資應確認投資收益=[800-(800-700)+(800-700)/10×3/12]×30%=210.75(萬元),應確認其他綜合收益=40×30%=12(萬元)。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210.75
——其他綜合收益12
貸:投資收益210.75
其他綜合收益12
2019年度對乙公司股權投資應確認的投資收益=[2000+(800-700)/10]×30%=603(萬元)。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603
貸:投資收益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