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題考查銷項稅額的檢查。
采用預收貨款方式銷售產品(商品),于企業(yè)發(fā)出產品(商品)時確認銷售實現。
企業(yè)收到貨款時,其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貸:合同負債
當貨物發(fā)出時,再轉作收入,計算相應的增值稅:
借:合同負債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A。

本題考查銷項稅額的檢查。
企業(yè)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要視同銷售貨物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其納稅義務及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時間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所以,本題正確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營業(yè)外支出 73 000
貸:庫存商品 6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3 000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C。

本題考查部門預算編制。
項目支出預算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征:(1)專項性【選項E】;(2)獨立性【選項C】;(3)完整性【選項A】。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ACE。

本題考查財政投資性支出。
對財政投資范圍有明確界定:主要投資于以水利為核心的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選項D】、農業(yè)科技推廣【選項E】、農村教育和培訓【選項C】等方面。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CDE。

本題考查政府預算模式。
最早實行復式預算的國家是丹麥、瑞典,后來英國、法國、印度等國陸續(xù)采用。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A。

本題考查稅務行政復議。
行政復議機關受理申請人對稅務機關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
(1)征稅行為,包括確認納稅主體、征稅對象、征稅范圍、減稅、免稅、退稅、抵扣稅款、適用稅率、計稅依據、納稅環(huán)節(jié)、納稅期限、納稅地點和稅款征收方式等具體行政行為,征收稅款、加收滯納金,扣繳義務人、受稅務機關委托的單位和個人作出的代扣代繳、代收代繳、代征行為等。
(2)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為。
(3)發(fā)票管理行為,包括發(fā)售、收繳、代開發(fā)票等。【選項C】
(4)稅收保全措施、強制執(zhí)行措施。
(5)行政處罰行為,包括罰款、沒收財物和違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稅權。
(6)不依法履行下列職責的行為:包括頒發(fā)稅務登記,開具、出具完稅憑證、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行政賠償,行政獎勵,其他不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
(7)資格認定行為。【選項B】
(8)不依法確認納稅擔保行為。【選項E】
(9)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
(10)納稅信用等級評定行為。
(11)通知出入境管理機關阻止出境行為。
(12)其他具體行政行為。
【選項A、D錯誤】申請人對復議范圍中征稅行為不服的,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申請人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B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