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題考查稅務行政復議。
行政復議機關受理申請人對稅務機關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
(1)征稅行為,包括確認納稅主體、征稅對象、征稅范圍、減稅、免稅、退稅、抵扣稅款、適用稅率、計稅依據(jù)、納稅環(huán)節(jié)、納稅期限、納稅地點和稅款征收方式等具體行政行為,征收稅款、加收滯納金,扣繳義務人、受稅務機關委托的單位和個人作出的代扣代繳、代收代繳、代征行為等。
(2)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為。
(3)發(fā)票管理行為,包括發(fā)售、收繳、代開發(fā)票等。【選項C】
(4)稅收保全措施、強制執(zhí)行措施。
(5)行政處罰行為,包括罰款、沒收財物和違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稅權。
(6)不依法履行下列職責的行為:包括頒發(fā)稅務登記,開具、出具完稅憑證、外出經(jīng)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行政賠償,行政獎勵,其他不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
(7)資格認定行為。【選項B】
(8)不依法確認納稅擔保行為。【選項E】
(9)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
(10)納稅信用等級評定行為。
(11)通知出入境管理機關阻止出境行為。
(12)其他具體行政行為。
【選項A、D錯誤】申請人對復議范圍中征稅行為不服的,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申請人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BCE。

本題考查市場失靈與公共財政。
外部效應就是指在市場活動中沒有得到補償?shù)念~外成本和沒有額外支出的額外收益。當出現(xiàn)正的外部效應時,生產(chǎn)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應有的利益補償,市場競爭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當出現(xiàn)負的外部效應時,生產(chǎn)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損者得不到損失補償,同樣市場競爭也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C。

本題考查財政投資性支出。
從我國的實踐看,基礎設施投資的提供方式之一有私人出資、定期收費補償成本并適當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門籌資、定期收費補償成本。典型的例子是地方性公路和橋梁等公共設施的建設,如“貸款修路,收費還貸”就是這種方式。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B。

本題考查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優(yōu)惠。
個人購買社會福利有獎募捐獎券、體育彩票,一次中獎在1萬元以下(含1萬元)的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A。

本題考查契稅。
土地使用權出讓、出售,房屋買賣,契稅的計稅依據(jù)為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確定的成交價格,包括應交付的貨幣以及實物、其他經(jīng)濟利益對應的價款。
依據(jù)題干數(shù)據(jù),該公司應繳納契稅=(800+300)×3%=33(萬元)。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D。

本題考查現(xiàn)代政府預算的多重研究視角。
從管理學角度研究政府預算,主要強調政府預算的功能性特征,即預算的控制、管理和計劃等功能。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