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三季度期初產成品存貨量=2025年第二季度期末產成品存貨量=160×10%=16(萬件)
2025年第三季度期末產成品存貨量=210×10%=21(萬件)
2025年第三季度預計生產量=2025年第三季度銷售量+2025年第三季度期末產成品存貨量-2025年第三季度期初產成品存貨量=160+21-16=165(萬件)
選項D當選。



兩項證券資產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滿足關系式:
由上式可以看出,證券組合的風險水平不僅與組合中各證券的收益率標準差σi有關,而且與各證券收益率之間的相關程度ρ1,2有關。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公司現階段基于發(fā)展需要,擬實施新的投資計劃,有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公司項目投資的必要收益率為15%,有關貨幣時間價值系數如下:(P/A,15%,2)=1.6257;(P/A,15%,3)=2.2832;(P/A,15%,6)=3.7845;(P/F,15%,3)=0.6575;(P/F,15%,6)=0.4323。
資料二:公司的資本支出預算為5000萬元,有A、B兩種互斥投資方案可供選擇,A方案的建設期為0年,需要于建設起點一次性投入資金5000萬元,運營期為3年,無殘值,現金凈流量每年均為2800萬元。B方案的建設期為0年,需要于建設起點一次性投入資金5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4200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無殘值;墊支營運資金800萬元,第6年末收回墊支的營運資金。預計投產后第1-6年每年營業(yè)收入2700萬元,每年付現成本700萬元。
資料三:經測算,A方案的年金凈流量為610.09萬元。
資料四:針對上述5000萬元的資本支出預算所產生的融資需求,公司為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決定調整股利分配政策,公司當前的凈利潤為4500萬元,過去長期以來一直釆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進行股利分配,股利支付率為20%,如果改用剩余股利政策,所需權益資本應占資本支出預算金額的70%。
①靜態(tài)回收期=5000/2800=1.79(年)
②設動態(tài)回收期為n年,則(P/A,15%,n)=5000/2800=1.7857
當n=2時,(P/A,15%,2)=1.6257
當n=3時,(P/A,15%,3)=2.2832
根據插值法可得,(n-2)/(3-2)=(1.7857-1.6257)/(2.2832-1.6257)
n=2.24(年)
③凈現值=2800×(P/A,15%,3)-5000=2800×2.2832-5000=1392.96(萬元)
④現值指數=(1392.96+5000)/5000=1.28
B方案的年折舊額=4200/6=700(萬元)
①B方案的凈現值=[2700×(1-25%)-700×(1-25%)+700×25%]×(P/A,15%,6)+ 800×(P/F,15%,6)-5000=1684.88(萬元)
②B方案年金凈流量=1684.88/(P/A,15%,6)=445.21(萬元)
繼續(xù)執(zhí)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收益留存額=4500-4500×20%=3600(萬元)
改用剩余股利政策,公司的收益留存額=5000×70%=3500(萬元)
可發(fā)放股利額=4500-3500=1000(萬元)

